理论丨王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供给的工作岗位难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递增的趋势。“互联网+”的兴起,推动着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蓬勃发展,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空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无数人带来了商机,政府也开始推动“互联网+”落实,政府推行“互联网+”一方面是基于O2O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变向的推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前是全面创业的时代,大部分创业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一部分大学生也开始了网络创业之路。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愈加严峻,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加。所谓大学生网络创业就是大学生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各种资源,寻求商业机会,努力进行创新,不断创造价值和财富的过程。大学生网络创业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业方式,大学生网络创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而系统的分析,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网络创业现在可谓蒸蒸日上,不少大学生也正试图通过网络创业,缔造自己创业的“梦工厂”。而大学生网络创业经营项目普遍一窝蜂地集中在服装、美容护肤产品、充值卡等准入门槛低的商品上,仅有很少的网络创业学生采用了自己的生产方式。而所售产品,大部分来自批发商供货,只有少量从生产商直接取货。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让不少大学生有了自主创业的梦想,而互联网高速增长所蕴涵的巨大商机,则激发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冲动。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契机

在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一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享受资金扶持、 实行税费减免优惠、提供有关培训指导服务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市场的内外开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些都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活动提供了一个宽松而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各高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支持大学生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创业活动。

大学生作为勇于创新和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人群,当仁不让地成了网络创业的主力军,各高校对创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通过专家讲座以及邀请创业方面的专业老师来授课,同时提供了专业创业基地,让在校生对创业有了清晰的界定,无疑这些都将成为大学生网上创业的契机。

三、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

进行网络创业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比如游戏和软件开发、专业性的网络营销网站等。同时,网络创业也会面临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等突发事件影响网络创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非常有必要,特别是与网络创业有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内容。网上创业作为一种电子商务创业形式,掌握相应计算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成了网上创业的主力军,必须在校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提高网络创业风险意识防范

大学生网络创业会面临许多风险。资金风险是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主要风险,资金链断裂常常成为网络创业初期无法突破的瓶颈。没有足够的资金,虽然网上创业的初始资金比传统实体店创业要低,但在创业初期,资金不足也是让许多大学生望而止步的重要原因。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效率低,资金周转慢,本来大学生资金就不足,这样的交易只会更让他们资金短缺。近些年,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政府与学校建立的创业资本基金、一些民营企业家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等获得部分创业资金,但总体来看,这些类型的创业基金并不多,而且大学生取得相对较难。虽然大学生大多选择开设投入资金较少的网店,但是网店要持续经营需要连续进货铺货,需要账面上具有一定的现金流。如果市场销售状况不好,必然出现库存,无疑给资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网店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三)努力发挥高校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高校毕业生网络创业风险基金,支持大学生网络创业,给予学生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创业计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围绕创业教育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推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形成独具特色且适用的创业教育模式。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教师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主力,是培育创业型人才的攻坚者,必须强化和推动创业型教师的培育,积极推进创业教育师资的建设,为创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鼓励和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创业竞赛活动,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高创业风险意识,降低失败率。对于电子商务类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将网上创业纳入教学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高校应当结合院校所在地和生源所在地的区域经济特点开展创业指导,同时要积极、持续、稳步推进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培训活动。

(作者王君 系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