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会写冷门:沉浸式编制现金流量表之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张小瓜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尝试借鉴审计师的底稿模版去编制现金流量表,
结果差强人意:报表不平,差额千万起步……
真是离了个大谱。
只能采用序时账法编制,也就是逐一标识每笔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分录,判断是经营、投资还是筹资,然后分类汇总并生成现金流量表。
这个方法笨是笨了点,但是准确又高效。
几千笔的分录,快则半天慢则一天,就可以出报表。
还很难不平……
所以就这样温水煮瓜的过了近一年。
最近几个月,重新用审计师的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一直排在张小瓜的工作列表第一项。
审计师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相关附注信息,去编制现金流量表的。
既然序时账法能够出具“准确又高效”的现金流量表,为什么还要摒弃它呢?
因为,序时账法不需要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勾稽匹配。不勾稽匹配,编不出现金流量表附表……
也就是说,这一年张小瓜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只有主表,没有附表。
而且,如果一直采用序时账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即使编个几年,也很难对整个财务报表有一个全面的概念,不利于我们建立起完整的财务思维体系。
但是新方法难度很大,要能够沉下心来学习。
本篇先讲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要弄懂这部分的取数思路,先要理解1-4行,5-14行都是围绕前四行展开的。
1、第1-4行: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其他业务收入(不含租赁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原值的减少
从上图会计分录出发,当期销售回款,等于应收账款贷方发生额。
根据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可以推出:
应收账款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初数-期末数)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收入+销售税额,即上表第1+2+3行;
(期初数-期末数)=应收账款的减少,即上表第4行。
由于上表E-G列直接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取数,包含当期所有的收入和应收账款发生额。
假设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仅涉及以上两个分录,那么第1-4行的合计数就是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但是,实务中,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的多。
比如,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的减少并不一定就是收到了现金,还有可能是收到了票据。那么,收到票据对应的应收账款减少金额就要从第4行中剔除掉。
以下5-14行,均是围绕着相关事项对收入和应收账款的影响这个角度去考虑的。
2、第5行:合同资产等的减少
同样先看会计分录,合同资产的账务处理不涉及现金收付。为什么还要与它勾稽呢?
因为它的账务处理中包含收入和应收账款。
合同资产的减少=应收账款增加-收入增加=-(收入增加+应收账款减少)。
而(收入增加+应收账款减少)也就是第1-4行,也就是说合同资产的减少会导致第1-4行数据减少,需将其加回。
3、第6行:应收票据的减少
先看会计分录,应收票据本期贷方发生额,即票据托收入账或者票据贴现,涉及现金收付。
但本期借方发生额,即收到客户开来的票据,不涉及现金收付,但是会减少应收账款,需要将第4行应收账款的减少对应的这部分金额踢掉。
对现金的影响=托收入账-抵消应收账款的减少=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初-期末=应收票据的减少。
注意,这里的应收票据应包含重分类至应收款项融资的期末结余票据。
4、第7行:(合同负债+其他流动负债)/预收款项的增加
资产负债表日,将应收账款贷方余额重分类至合同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
通过重分类分录可以看出,合同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本期贷方发生额会增加应收账款,需要将第4行应收账款的增加对应的这部分金额加回。
对现金的影响=加回应收账款的增加=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期初=合同负债的增加。
新收入准则施行后,大部分的预收项目都已经在合同负债中核算了,预收账款主要核算不属于新收入准则规范范围内的预收项目。这里不再赘述预收账款。
5、第8行:收回前期核销的应收账款金额
这里两个会计分录合在一起看,即收回的金额等于坏账准备的贷方发生额。
6、第11行:核销坏账减少的应收账款
这里很好理解了,即应收账款的减少并不是销售回款导致的,而是核销坏账减少的,需要将第4行应收账款的减少对应的这部分金额踢掉。
7、第12行:当期应收票据贴现支付的利息
这里我们结合第6行“应收票据的减少”一起看。
票据托收是全额到账的,但是票据贴现实际收到的金额为银行扣掉贴现利息之后的贴现净额。
而第6行我们将应收票据的贷方发生额全部计入了当期收回的现金,所以需要将付给银行的贴现利息踢掉。
8、第13行:当期应收票据背书转让额
同样,结合第6行“应收票据的减少”一起看。
应收票据的贷方发生额除了托收和贴现外,还有背书,而背书是不涉及现金收付的。
所以,这里需要将第6行应收票据的减少对应的这部分金额踢掉。
9、第14行:当期未终止确认承兑汇票贴现金额
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不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因票据贴现取得的现金在资产负债表中应确认为一项借款,该现金流入在现金流量表中相应分类为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所以,这里需要将第6行应收票据贴现收到的现金中,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票据贴现对应的金额踢掉。
二、收到的税费返还
这部分较好理解,根据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分析填列。
三、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第21行:其他收益
大部分企业的其他收益核算的是收到的政府补助,且在实际收到款项时入账。
所以这里,其他收益的贷方发生额即为收到的现金。
2、第22行:递延收益-政府补助(期末-期初)
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如果是补偿以后期间的成本/费用或者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需要计入递延收益。
同时,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满足相关条件后,应摊销计入其他收益。
也就是说其他收益的当期发生额不仅包括实际收到的政府补助,还包括从递延收益摊销计入的。
而第20行的取数规则为利润表其他收益当期全部发生数,需要将递延收益摊销计入对应的这部分金额踢掉。
递延收益对现金的影响=收到的政府补助-抵消其他收益的增加=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期初。
四、E-G列取数原则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容易忽视的问题:E-G列的数据,大家不要这里复制一个粘贴进去,那里查看一个直接填进去。
这样做以后无法追根溯源,想知道某个数据怎么得来的就无从查起了。
建议将所有的数据均列示在同一个工作簿内,方便以后查找。同时如果基础数据发生变动,现金流量表也会自动更新。
例如:下图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放入同一个工作簿,当现金流量表需要从其他两个表取数时,直接由公式链接取数。
再例如:将应收项目数据、财务费用和投资收益数据列示在“数据统计”工作表,当现金流量表需要以上数据时(如第16行),直接由公式链接取数。
这样一来,以后每月只需要更新基础数据,只需要少量的手动调整,现金流量表便会自动出表。
最后,年初张小瓜采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勾稽匹配的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无法编平。
现在怎么又行了呢?
因为这种方法更加考验财务人员对业务模式的分析、对核算处理的判断;需要把细节问题理清楚,对实务有一定的敏感性,才知道哪些事项需要人为调整。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操之过急,在对公司业务、财务处理有一个清晰的、全盘的认识之后,再尝试。
下一篇接着讲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欢迎交流。
张小瓜的财税日记努力更新中,求关注求分享!谢谢啦!
报表重分类内容,详见本号文章:“学会重分类,报表更完美!”;
应收票据贴现现金流内容,详见本号文章:“终于把应收票据讲清楚了!”、“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的现金流怎么列报?”;
政府补助内容,详见本号文章:“收到500万政府补助,可以全部计入当期利润吗?”。